> 品质自信,荣誉加冕!张天福有机茶再获 | 2024-12-07 |
> 一年一岁一典藏!张天福·「十二生肖 | 2024-12-03 |
> 2024年有机寿眉·金蛇献瑞丨瑞蛇呈 | 2024-12-03 |
> 有机日 | 一场与健康的深度对话 | 2024-12-03 |
茶界泰斗 || 张天福如茶人生(十二)考察日本茶业
把研究茶业作为自己追求的张天福,短短的一年里,建起了像样的农业试验场,为筹办协和大学农学院创造了条件。
云山苍苍,江水泱泱,协大之风,山高水长。协大思想自由,学术开放,重在追求人物的价值,这是成功之所在。协大“博爱、服务”的精神,既在整体氛围中,又渗透在教师学生的行事为人中。
转眼间就是1934年的夏天,林景润找来张天福,说:“你想利用假期,去日本与台湾省做一次茶业考察,很好。学校给你100块大洋补助......”
“一衣带水作善邻,千载相交留友情。”
这是1966年9月陈毅元帅《赠日本友人》的诗句。
中日两国是“一衣带水”隔海相望的邻邦。早在2000多年前,两国人民便以大无畏的精神,横渡惊涛骇浪的海洋,开始了往来。
从7世纪到9世纪,日本派来中唐使至少有13次,使团人数少则一二百人,多则五六百人,其中不少是留学中国的和尚。
中国是茶叶的故乡。
804年(唐.贞元二十年),日本最澄和尚来到浙江天台山留学。他不仅向日本传播佛教,也把茶叶种子作为“友谊的种子”带回日本种植于近江台麓山。其后,日本空海和尚,也到陕西长安青龙寺留学,806年回国时,他把中国茶籽带回日本,广泛种植。
日本人善于吸取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,早在1874年(明治七年),就不惜重金雇请中国工人凌长富和姚秋桂,到宫崎白川县传授种茶技术和制茶工艺。
日本的茶业发展很快,并且机械化制茶效率很高,受到了世人的关注。
正因为如此,作为学者的张天福,希望去日本、台湾省考察一番。
陈希诚是协和大学研究农村经济的博士,与张天福是好朋友。他知道张天福要去日本考察茶业后,便提出要去日本考察日本的农村经济,而且要与张天福结伴同行。
陈博士是留学美国归来的,生活方式西化,在商议行程中,博士说:“我们还是实行AA制,各花各的钱。”张天福十分赞同。
“我想多走些地方,多看看,增长见识。”张天福说,“我有几位金陵大学的同学,他们毕业后在东北工作,我想去东北,看看他们。”
“好的,好的。”陈希诚博士也没有走过那些地方,如今有伴,机会难得,便一同去日本。他们很快在福州的日本领事馆办理了护照,领取了私人出国旅游的有关证明材料。
带上简单的行装,张天福与陈希诚从马尾乘坐火轮船去了上海,再从上海坐火车去了北平。
他们在北平逗留了几天,目的是去河北省定县(今定州)看四川巴中人晏阳初办的中华平民教育与农村改造运动实验区。
回到北平以后,他们坐火车去了沈阳。张天福协和大学的同学陈增辉,在这里当教师。
同学相见,有说不完的话。由于日程安排很紧,不能挤出时间参观名胜古迹。只住了一个晚上,又乘火车,跨过鸭绿江,进入朝鲜。
朝鲜在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掠夺下,与中国一样贫穷落后。
哪里有侵略,哪里就有反抗。
日本侵略军为了阻止朝鲜人民的反抗,沿途设下重重的关卡,不断地检查护照,没完没了地盘关。张天福被缠得怒火中烧,情绪极坏。他俩沿途的所见所闻,深深感到民族独立、国家富强,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,是迫切的任务。
火车走走停停,他们被苦苦折磨了一个晚上,到了南方朝鲜之滨的港口釜山。再从釜山坐轮船驶往日本神户港。
神户是日本本州西南部大阪湾西北岸的港口城市。
海轮一靠岸,在码头上走来一个日本人,用中国话说:“我是来迎接你们的。”
怎么会有人来迎接,真怪。
张天福与陈希诚感到莫名其妙,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。
心直口快的张天福说:“你怎么认识我的?”
“我是日本驻福州的领馆通知来接你们,当导游和翻译的。”日本人也直接了当地回答。
“先给你俩安排一个旅馆住宿吧!”日本人献着“殷勤”。
“不必,我的同学李宜茶,他的父亲住在东京,已经安排好了,我们就借住在他家。”张天福谢绝了日本人的“好心”。
那个“翻译”将张天福与陈希诚送往东京李宜茶的父亲处。车子上,他仔细打听张天福在日本的旅行路线,并且说:“放心,有翻译跟你们同行。”
日本人“精心安排”,张天福甩也甩不开,只好处处小心。
李宜茶的父亲,非常热情地接待两位来自福建协和大学的青年学者。他老人家住在市区一栋住的二楼,带着女儿一起生活。每天早晚,为张天福两人准备可口的饭菜。午餐出外自行解决。每到周末,老人陪着客人外出旅游。